签订租赁合同中应当注意的问题
四川律大律师事务所 林帮丛
目前,租赁合同纠纷越来越多,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,避免发生纠纷后难以分清责任,下面就签约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。
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及资信状况,直接影响到交易的安全,双方对此都应当高度重视。通过营业执照,可以了解对方注册资金、经营范围、企业经济性质、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等,判断对方的履约能力及资信状况;另外,可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去查询对方情况,或通过对方的老客户,从侧面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。
一、作为出租人,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:
1、租金收取的方式及期限:在合同中约定收取租金的帐户,并通过提前收取租金,减少收取租金中可能出现的纠纷;同时,能轻易地证明对方未按时支付租金的事实。
如果未约定支付期限,承租人则可以在每一年到期或者租期结束时支付。
对于较长期限的租赁合同,需要考虑物价的上涨因素而适时对租金的调整方案。
2、维修义务和费用的承担:约定由承租人承担维修义务和费用,能更好地促使承租人合理使用租赁物,也可以减少因未及时维修而承担违约责任。别外,当租赁物发生倒塌、脱落、坠落而造成他人损害时,避免自己遭受损失。
3、物业管理费用的承担:若没有约定,则应由出租人承担。另外还需要明确防火安全、保险责任。
4、租赁保证金(保证人):收取保证金可促使承租人合理使用租赁物,也可以简化承租人违约后的索赔程序,在发生较大的损害后也可增加承租人的负担能力。
在租赁合同的有效期内,应当约定补足“押金”方案,否则出租人可以单方解约,并追究承租人相应的违约责任。
5、税费(租金的20%左右):确定租金数额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,如未约定则应由出租人承担。
相关税费:营业税及附加,租金的5.55%;房产税,租金的12%;个人所得税,所得部分的20%(所得部分为租金扣除维修费用);印花税,租金的0.1%(在第一次缴税时一次性缴纳,按租期内所有总租金计算);土地使用税,按房屋地段每平方米征收,具体以代征机关实际征收为准。
6、租赁物的交付:通过财产清单现场交付确认,以明确承租人保管的范围,特别注意约定在租赁合同解除或终止后,交付租赁物的时间。
7、租赁物的用途:避免产生噪音、排污影响环境。约定承租人没有按约定用途使用,可以单方解除合同。
8、违约责任:明确对方违约后的责任,特别是未按期交还租赁物的责任。
二、作为承租人,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:
1、租赁物的权属:相关权利证明的审查,保证租赁物不因其他原因而影响到自己的使用(如房产证、土地使用权证、营业执照等),避免签订无效合同。
2、租赁物的用途:包括房屋的类型和土地用途。涉及特种经营行业(娱乐、餐饮等)的,还需要经过公安、消防、卫生、环境等部门检查合格,取得治安许可证、卫生许可证等证件后,方可取得营业执照。
3、租赁物登记:若已经存有租赁登记信息的,导致租赁关系无法对抗第三人,也会影响承租人顺利办理营业执照。
4、租金:约定收取租金的银行帐户,减少支付租金的手续。
5、租赁物用途:保证租赁物可以用于合同的目的(生产、经营),当租赁物不符合合同目的时可以依法解除合同而减少损失(规划调整)。
6、装修:约定装修费用的承担以及租期结束后租赁物的归属或补偿,增加自己的收益,同时也可避免因租期结束需恢复原状使损失扩大。
如果未作约定,则可能导致租期结束时还得为恢复原状而支付费用。
7、转租、分租:可以使自己在经营不善时及时转租或分租而减少损失,不至于因分租、转租被追究责任。
8、租赁物的维修:约定租赁物维修的合理期限,使出租人能及时维修而不影响使用。
9、联系方式:通信地址和收信人的确定,使自己履行通知义务时更为方便、快捷。
10、违约责任:明确违约责任。
11、争议的解决:约定解决方式及属地管辖,更好地保护自己权利。